1949年10月,我年仅18岁,当时还在湖南省洪江市读书。年底,我决定响应祖国的号召,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,成为第四野战军十三兵团直属教导团三营二连的副排长。1950年1月,我们的部队成功解放了广西南宁。在这段时间里,我所在的部队在南宁进行了短暂的休整,准备继续向广东省的广州市进军。然而,由于广西刚刚解放,土匪猖獗,安全形势十分严峻。为应对这一情况,我所在的教导团的排级以上干部接到命令,全部转业到广西地方工作。
1950年3月,我在南宁市的财经学校接受了半个月的培训后,被分配到横县税务局。然而,由于广西的局势依然复杂,土匪横行,水陆交通十分不便,我无法按时到达横县报到,只好留在了邕宁县税务局工作。从那时起,我便开始了在邕宁县长达40年的税务工作,也与新中国的税务事业建立了深厚的联系。
展开剩余74%土匪横行,武装征税
广西地处祖国的南疆边陲,邻近越南,南临北部湾。这里山高林密,河流纵横,洞穴众多,是桂系军阀的老巢。1950年4月,我被分配到邕宁县税务局良庆税务所工作。那时,尽管桂系军阀的主力已经被我军歼灭,但土匪的残余势力依然活跃,企图东山再起,扰乱社会秩序。土匪混杂在民众中间,很难区分清楚谁是土匪,谁是普通百姓,形势相当复杂,匪患严重。尤其是在圩日,形势尤为危险,税务人员的生命安全随时受到威胁。
当时,良庆税务所的工作人员仅有4人:所长曹海,税务员曲文辉、薛光华和我。我们都是刚从部队转业到地方的干部,身穿解放军制服,且每人都配有武器。上级配给我们的武器包括一支美式冲锋枪、一把手枪和两枚手榴弹。每当在圩日设点收税时,我们其中一位同事负责书写票据收税,而其余三位则负责武装守护。
1950年4月,在我刚到良庆税务所不久,接到群众举报,称有三艘船满载走私盐沿邕江从南宁向下游运送。这些走私船预计会经过良庆。根据报告,曹海所长立即指派我和曲文辉、薛光华三人前往设卡拦截。我们在良庆的思贤塘河边设下了检查站。虽然我们在夜晚严密监控,直到黎明时分仍未发现这三艘船的踪影。
就在我们准备撤离时,终于看到三艘大船从上游驶来。我们大声喊停检查,然而船只没有停下,反而朝我们开火。原来,这些船上装载的是土匪武装的走私盐。我们迅速反应,集中火力对其中一艘船猛烈开火,迫使其停靠河边。然而,另外两艘船趁机逃脱。最终,我们成功将这艘满载走私盐的船押送到南宁,并将案件移交给盐务局。为了表彰我们的勇敢行动,南宁盐务局给予邕宁县税务局60万元的奖励,相当于600多斤粮食,这相当于普通人两个月的工资。每个参与此次缉私行动的同志也都获得了一套新衣服。
这次缉私行动虽然成功给土匪们造成了不小的打击,但他们仍然密谋报复。1950年7月13日的早晨,天色尚未亮,良庆街唯一的闸门尚未开启时,一百多名土匪突然冲入良庆,切断了外部的通讯线路,并扬言炸毁良庆税务所。由于我们早有警觉,在土匪攻击前便占据了闸门周围的有利位置,展开反击。经过一番激烈的交火,土匪们最终在丧失几名成员后,不得不撤退。第二天早晨,邕宁县武装大队经过良庆,土匪才终于逃窜。
英勇的税务烈士
1950年,我所在的邕宁县税务局及周边的税务所经历了与土匪的多次交战。在与土匪的斗争中,我的同事们表现出了无畏的勇气和崇高的革命精神。许多同志在战斗中英勇牺牲,包括黄仲明、单永福、陈赐德、李文荣、陆全逊、雷仲鸣等人,他们在捍卫国家税收事业的过程中,为了保护税款,付出了生命的代价。特别是在与土匪围攻税务所的战斗中,他们奋勇抵抗,直至弹尽粮绝,英勇牺牲。
为了表彰这些英勇的烈士,1951年4月24日,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在武汉举行了“中南区税工烈士追悼大会”,并发布了诔词,铭记烈士们的英勇事迹。
退休后的岁月
随着岁月的流逝,我在税务系统的工作经历逐渐积累,成为了税务事业的一部分。1991年,我正式退休,国家税务总局为我颁发了“从事税务工作30年以上”的荣誉证书和荣誉章。退休后,县局和城区局定期组织我们这些老税务干部开座谈会,并带我们参观各税务分局、办税服务厅,感受祖国税务事业的辉煌成就。每一次的回顾都让我感慨万千,这些年我见证了税收事业的发展,也亲身经历了税务工作中的风风雨雨。
我的一生与税务事业紧密相连,不仅参与了无数次为国家税收而奋斗的行动,也见证了新中国税务事业的从无到有,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。如今,当我回首往事,心中充满了无比的自豪与责任感。
发布于:天津市金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